有笑有泪的,不明白陈赫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完全多余
国产+喜剧+催泪=烂片,这是豆瓣一贯的风气,因此我知道自己的评分一定不会公允,这里有掺杂太多我的主观感受:有生以来第一次在电影院哭得泣不成声。
昨晚是除夕,我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她气得直骂我没良心、白眼狼,我爸也心寒地把我妈牵到楼下,说不指望以后让我给他们养老。
凌晨的时候,我给我妈朋友圈的拜年视频点了个赞,并发给她一个拜年红包,和她说“今晚我脾气不好,你别往心里去”我妈收下红包,给我发来好多幸福快乐的祝福。
今天看到这电影,许多情节点都让我泪眼婆娑,直到女儿明白真相后,一路奔跑的那一段蒙太奇,我极力掩着眼泪,把哭声压到最小。
观影是一个创作者通过作品感染观众的过程,无论它是否合乎艺术规律,只要能让观众感动,它就值得那个观众为它叫好,不必因为它是国产片就舍不得掌声。
贾玲水平有限,奈何感情无比真挚。虽然结尾让我哭的稀里哗啦,但也没能改变前半段就是个低配版夏洛特烦恼的状况。
这完全是贾玲拍给自己的作品,不是拍给观众的,充满了个人的执念。
这个底太好了,比起以往穿越片的个人救赎迈的更深了一步。本以为影片会如同以往的俗套一般会终结在「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上,没想到结尾以针线为引,将「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并且保护你」的母爱穿进了观众的心里,以个人故事为本,动了真情的贾玲担得起导演的称呼。在喜剧元素上,影片也做的十分自然,不刻意不尴尬,更是在演员的选角上玩出了花,乔杉和贾玲的父女堪比去年黄渤和彭昱畅。
这次感受注定是感性压倒理性的,所以就不打分了。
贾玲还是适合做小品,她的表演方式、她的叙事能力都更适合能和观众互动的、短小精炼的舞台而不是要被观众一帧一帧检视的电影。更何况她非科班出身,参与电影项目也不多,要执导筒讲故事就更是自曝其短。
这是一部非常开心麻花式的片子,如果你喜欢《夏洛特烦恼》那么可以去看看,如果是抱着宁浩电影的期待那就赶紧睡个回笼觉,或者喝杯咖啡把瞌睡醒醒。
但说一千道一万,《你好李焕英》只能是贾玲来演、贾玲来导,它是贾玲自己的情感寄托和内心牵挂。哪怕在我觉得很尬的场景里,她对母亲的爱意和思念都饱满到要冲出屏幕来逼我落泪。我也确实掉了眼泪,在大年初一这天。
这种情绪不是浓汤宝能兑出来的煽情,哪怕我和她的人生轨迹并不相同,但我也在电影院里体会了一把贾玲的过往青春。
如果你要陪长辈看电影的话,那就看这部吧。基本上就是贾玲版的《夏洛特烦恼》,完成度很好,笑点和泪点都到位,感觉会是春节档期大众口碑最坚挺的一部电影。一开始你以为这是一个熟悉的穿越设定,最后一反转,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次穿越,而穿越的背后正应了母女情的主题。完了结尾的字幕又补了一刀,原来这是贾玲自己的经历,用这样一部电影去追忆母亲年轻时的样子。穿越回八十年代,从工厂记忆,女排比赛,黑白电视到祖父悖论,都是能引发几代人共鸣的设计,以前都是看贾玲笑,这次是看贾玲哭,很多人却是跟着她笑着哭。
“我宝”那句出来的时候真的直接泪奔
我以为只有我回到了1981,我以为我可以牺牲我自己改变你往后的命运,我以为你可以更幸福的,我没想到你愿意过的就是摊上我的这一生😭
在夏洛特烦恼的穿越梗用得已经烂大街的时候,贾玲用亲情再次焕发了生机
7分。豆瓣8.2分过分了,就电影论电影的话,贾玲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不太像电影(但也确实比小品形态提升了不少)。如果无视这一点,主要凭是否感动或者哭了多少眼泪来评价它的优劣,那就好比让情色片与AV同台竞技,主要凭观众生理反应的指标来评价优劣。
同样是女性导演的亲情题材,许鞍华《桃姐》8.3分,张艾嘉《相爱相亲》8.4分,就是把贾玲纪念母亲的真诚用心全算上,它跟蒋雯丽《我们天上见》——同样演员出身的导演处女作,同样纪念自己至亲——也差了几条街,后者的确是一部电影,蒋雯丽之后没再做导演让我觉得可惜,而贾玲如果之后再做导演我只会觉得她是飘了。
如果你只是把它当成一件商品,那么眼泪的容量可以跟商品的质量成正比。如果你还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那么真诚只是优秀艺术品的要素之一,技巧和手法同等重要。【仙桃金逸】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有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余光中《今生今世》
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但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更爱你
以为穿越是为了改变她的人生轨迹,竟然只是了却自己的遗憾。原来从天而降的大胖妞无论有多重,她都会毫不犹豫接住她的宝儿。裤子无论多破,她都会缝成小狗。今生母女一场,只能化作目送。以为她希望我有出息,原来她只需要我平安。以为她想换个女儿,原来她从没后悔。以为多了解她,原来还是误会了她。
跟唐人街探案三的分数相比,很明显观众们评判电影的标准不仅在于你拍的好坏,而更在于你拍的态度是否真诚
我以为是我在为你圆梦,其实还是你陪着我做了一场好梦。
8.3分绝对是太不正常了。《李焕英》你不能说它差,但也绝对称不上好,只是前些年综艺大电影版的变形罢了。主题选择了“子欲养而亲不在”,表达上却仅限于一味的情感宣泄,里面其实你很难找出一个完整鲜活的角色,母、女也只是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堆砌出来的固定形象,除了伟大和孝顺找不到更多的形容词。
我要强烈批评影片最后刻画母亲买票又退票在大雪天中一个人走回去的镜头,我不接受,母爱不是因为牺牲才伟大,爱与关怀本身就是伟大。